黄永玉
1924年8月9日 - 2023年6月13日
故事未完,不续。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瓷场小工、小学教员、中学教员、家众教育馆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报社编辑、电影编剧、作家、画家、飙车手、烟斗控,属相为老鼠,却是猫奴,拥有狗、刺猬、猴子、乌龟、鹦鹉、猫头鹰等众多朋友的万荷堂主黄永玉,于2023年6月13日3时43分逝世,享年99岁。
子女尊重逝者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黄永玉曾表示:“我死了以后,我的骨灰不要了,跟那孤魂野鬼在一起,我自由得多,不要固定埋在一个地方,也省得飞机钱。我在上海有一些朋友,他们说:‘你应该把骨灰留起来。’我说: ‘你想我嘛,看看天、看看云嘛。’”
1924年8月9日,黄永玉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半岁时随赴任当地男子小学校长父亲黄玉书和女子小学校长的母亲杨光蕙回到祖籍湖南凤凰县,之后四个弟弟相继出生。作为大哥的黄永玉12岁背着小包裹独身坐船沿沅江而下,前往陈嘉庚先生办的厦门集美学校就读初中,六门功课总分不过百,数次留级。15岁离开学校,流浪在福建、江西等地靠绘画和木刻谋生,先后当过瓷场小工、战地服务团团员、学校教员、剧团见习美术队员……。
1952年,黄永玉偕夫人张梅溪由香港回北京,被安排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1956年出版《黄永玉木刻集》,其中代表作套色木刻《阿诗玛》轰动画坛。“文革”期间,被指控为反动学术权威受到批判,并因在“北京大饭店”画了一幅翻白眼的《猫头鹰》被遣送回家乡凤凰。文革结束后,回到北京。
为大众所津津乐道的,还有1980年黄永玉为中国邮政设计,如今已升值15万倍的第一枚生肖邮票《庚申年》金猴邮票;以及1983年、1987年和2004年为家乡酒厂设计的酒瓶造型,以及酒鬼酒广告语:“不可不醉,不可太醉”。
“一生才华横溢,一生颠沛流离,一生潇洒至极,一生只爱一个人。”这一个人是大黄永玉两岁的将军之女张梅溪。两人相识时黄永玉在瓷厂做小工,他的第一次表白为:“我有一百粮票,你要吗?”最后张梅溪被他日日在窗前吹的小号打动,毅然从家中私奔到江西信丰民众教育馆工作,与黄永玉结合,从此再未分离,不管是战乱,还是内乱。黄永玉为此非常得意:“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 2020年05月,张梅溪逝世,享年98岁,留下儿童文学作品《在森林中》、《好猎人》、《林中小屋》、《绿色的回忆》以及诸多水墨和油画作品,以及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和孙黄香、黄田。
黄永玉曾自述:“余年过七十,称雄板犟,撒恶霸腰,双眼茫茫,早就歇手;喊号吹哨,顶书过河,气力既衰,自觉下台。
残年已到,板烟酽茶不断,不咳嗽,不失眠数十年。嗜啖多加蒜辣之猪大肠,猪脚,及带板筋之牛肉,洋藿、苦瓜、蕨菜、浏阳豆豉加猪油渣炒青辣子,豆腐干、霉豆豉、水豆豉无一不爱。
爱喝酒朋友,爱摆龙门阵,爱本地戏,爱好音乐,好书。
讨厌失礼放肆老少,尤其讨厌油皮涎脸登门求画者,逢此辈必带其到险峻乱木山上乱爬,使其累成孙子,口吐白沫说不成话,直至狼狈逃窜,不见踪影。
不喝酒,不听卡拉OK,不打麻将及各类纸牌。不喜欢向屋内及窗外扔垃圾吐痰。
此屋(万荷堂)亦不让人拍电影及旅游参观。”
近年来,他先后出版了《永玉六记》、《吴世茫论坛》、《老婆呀,不要哭》、《这些忧郁的碎屑》、《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太阳下的风景》、《比我老的老头》等作品。其实,14岁时黄永玉第一次发表的并不是画作,而是诗歌。很难说这与他的姑表叔没有关系——1922年前往北京寻求出路之前,刚从地方军队中脱身出来的小学毕业生沈从文,以替表兄黄玉书给未来表嫂杨光蕙写情书开始了自己的文学之路。不知道是不是在心里跟姑表叔较劲,黄永玉评价自己:文学第一,雕塑第二,木刻第三,绘画第四。在《沈从文与我》(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他回忆沈从文说:“‘要写历史,恐怕就是这种长河式的历史吧?” 2008年,85的黄永玉开笔自传体“长河式小说”《无愁河的浪荡汉子》;2013年8月《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部《朱雀城》(84万字)出版,故事从主人公张序子讲起;之后又写出第二部《八年》(130万字);第三部《走读》(48万字)于2021年8月出版,主人公张序子经历八年艰苦的辗转流徙的生活,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为了谋求出路,他离别新婚妻子,只身闯荡大上海……
浪荡汉子已去,无愁河上他的故事将永远流传。